貼標是灌裝生產線中重要的一環,傳統貼標方式都是依靠人工手動進行,不僅效率慢,而且貼標精度低,因此為了適應市場需求,自動貼標設備開始出現。圓瓶自動貼標機方式不只有速度上的提升,還不必擔心人工的勞累,同時也可以保證一致的貼標效果。
自動貼標機特點
提高產品貼標、貼膜的貼附效率,貼附位置準確、質量好、穩定性高;附加生產計數功能;避免人工貼標、貼膜效率低下,貼附歪斜,起泡和褶皺,貼附位置不規則等一系列問題;有效降低產品成本,提升產品標識美觀度,增加產品競爭力。設備主要材料采用全鋁合金材料制成,整體結構牢固,美觀大方;采用標準微型PLC+標準傳感器電控系統控制,設備性能穩定。
自動貼標過程
當傳感器發出貼標物體準備貼標的信號后,點標機上的驅動輪轉動。由于卷簡標簽在裝置上為張緊狀態,當底紙緊貼剩離板改變方向運行時,標簽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堅挺度,前端被強迫脫離底紙、準備貼標。
此時貼標物體恰好位于標簽下部,在貼標輪的作用下,實現同步貼標。貼標后,卷簡標簽下面的傳感器發出停止運行的信號,驅動輪靜止, 個貼標循環結束。
自動貼標機結構組成
(1)放卷輪:為被動輪,用于安放卷筒標簽。通常裝有可調節摩擦力的摩擦制動裝置,目的是控制卷筒速度及張緊力,保持平穩輸紙。
(2)緩沖輪:工同彈簧相連。可往復擺動。目的是當裝置啟動時能吸收卷筒材料的張緊力,保持材料同各輥接觸,防止材料斷裂。
(3)導向輥:由上下兩個組成,起卷筒材料的導向和定位作用。
(4)驅動輥:由一組主動的摩擦輪組成。通常一個為橡膠輥,一個為金屬輥,底紙在其間通過。作用是驅動卷筒材料,實現正常貼標。
(5)收卷輪:為帶摩擦傳動裝置的主動輪,作用是復卷貼標后的底紙。收紙輪的轉動收紙同驅動輪的辦理紙互不干擾,同步傳動由摩擦裝置調節。
(6)剝離板:離板一端有一角度(一般小于30°),目的是使底紙在經過剝離板改變方向時,標簽便于出標、脫離底紙,實現同貼標物體接觸。
(7)貼標輥:將脫離底紙的標簽均勻、平整地貼敷在待貼物品上。
全自動貼標機常見故障及原因
一、標簽貼后起皺
1、出標速度快于產品卷標速度,這樣需要調小出標的速度。
2、卷標速度不夠快,調高卷標速度。
3、出標過早,將測物電眼右移,或者調節屏幕上的產品延遲。
4、預出標簽(撥標板沒貼標之前撥出的標簽)太長,調小預出標長度。
5、被貼物體不工整,有凹有凸,造成起泡,褶皺。
二、標簽斷標
造成標簽斷標的原因大概有這4種。
1、出標速度過快,導致斷標,調小出標速度。
2、走標方式不對,按廠家提供的正確穿標方式走標。
3、出標盤拉力過大,造成短標,調小出標盤出標的力度。
4、產品卷標速度比出標速度快,造成產品貼標的時候拽標,調大出標的速度。
三、貼不上標簽
1、出標速率過慢,調高出標速率即可
2、出標過早,將測物電眼左移,或者調節屏幕上的產品延遲。
3、預留標簽(撥標板沒貼標之前撥出的標簽)不夠長,調長預留標簽長度。
4、物料間間距太小,調整產品分離機構,增大產品間間距。
5、測物電眼未檢測到物料,將測物電眼左移或者調整測物電眼參數。
四:貼標機不出標簽
1、測物電眼感應不到產品,調整測物電眼的位置。
2、測物電眼出現故障,更換測物電眼。
3、貼標頭標簽拉紙不夠,緊調整拉紙。
4、貼物無法被電眼檢測,需更換合適型號功能的電眼才能解決。
5、測物電眼參數調節不對,正確調整測物電眼參數。
五:貼標位置不工整,標簽貼出來誤差大 。
1、壓帶裝置可能未壓緊,導致表帶松動,電眼檢測不準,壓緊標簽解決。
2、可能牽引機構打滑或者是未壓緊,造成不能順利帶走目標。壓緊牽引機構解決,過緊的情況會拉歪標簽,以能正常拉動底紙為佳。(通常如果拉出來的底紙時皺的時候,那就應該是壓得過緊了)
3、被貼物體形狀不一或者定位不一致,更換質量更好地被貼物體。
4、被貼物體安放應與標簽的出標的方向平行。
5、被貼物體在貼標工位上應保證輸送順暢(注意不能碰到剝標板),物體過輕時,應把壓標機構放下,壓住被貼物體。
6、被貼物體離標簽過遠,一般位置為2-5mm左右,過遠會造成標簽貼出來忽前忽后。
7、在雙標狀態下,貼標機出單張標簽(1)出單張標簽后,工件一直轉動,是因為沒有設置第二張標簽的延時,機器處于等待第二張標簽貼標信號的狀態。(2)除去單張標簽后,工件停止。是因為測標電眼有信號干擾(重新設置電眼)或者是延時控制異常(點擊兩下點動2后,再點擊兩下點動1就可以了。
8、被貼物體不工整,造成標簽貼到產品上的時候,有早有晚,造成標簽貼標不工整,有前有后。